青藤云安全于今日正式宣布完成6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博華資本、萬物資本和老股東紅杉資本、寬帶資本、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紅點創投、真格基金跟投。
此前,青藤云安全曾于2020年初完成由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領投的3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更早前,公司曾于2017年10月獲得2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點創投、真格基金、紅杉中國、寬帶資本;2015年12月獲寬帶資本、紅點創投的6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4年獲得65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豐厚資本及云天使基金。
青藤云安全成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北京,在武漢、深圳、上海、廣州等地均設有子公司和辦事處。當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萬相·主機自適應安全平臺”、“蜂巢·容器安全”、“獵鷹·威脅狩獵平臺”、“雷火·Webshell檢測平臺”。
36氪不久前曾報道,大致自2020年中起,由于市場從合規逐步走向效果驅動,以及更多資本關注安全等因素,安全項目融資筆數相較往年披露更多,不少項目的估值也水漲船高。根據36氪觀察,當前數據安全、云安全等賽道依然是資本關注的重點,相信在青藤云安全本輪融資消息之后,會有更多相關企業披露產品、融資進展。
以下是2020年初36氪對青藤云安全B+輪融資的報道:
36氪獲悉,「青藤云安全」完成3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領投。青藤云安全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主機安全、容器安全等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矩陣完善、全國業務拓展以及頂尖人才招募等方面,并將進一步加強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布局以及業務協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年《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后,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市場規范性逐步提升,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逐漸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達495億元,遠高于全球市場的平均增速。同時,隨著各項網絡安全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以及國家和企業組織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預計到2021年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將超過900億元。
36氪曾報道,青藤云安全通過自適應安全平臺能夠在各種業務場景下適應企業的需求,以SaaS產品形態讓安全服務快速落地,其具體操作是在企業服務器部署agent程序,該程序可以從企業服務器本機和流量中分析企業擁有的資產,即企業擁有的數據、需要的基礎架構、技術層的應用,解決企業被入侵的問題。目前,“青藤萬相·主機自適應安全平臺”能夠提供10余類主機關鍵資產清點,800余類業務應用自動識別,并擁有可自定義運營的擴展能力。
在業務落地層面,目前青藤云安全的業務覆蓋政府、金融、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地產、能源、交通等數十個領域,防護關鍵業務核心服務器超過百萬臺。2020年,青藤也將通過深耕AI深度認知識別技術推出“WebShell強對抗檢測平臺”,基于ATT&CK框架的主動防御類產品也即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