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縱橫集團有限公司
Shenzhen Zongheng Group Co,Ltd
時間:2021-07-20 信息來源:縱橫集團
-------------------------------------------
面臨印度政府反壟斷監管的Flipkart正在為自己喊冤?
7月19日,有媒體報道稱,印度監管部門正在對本國兩大電商網站——亞馬遜印度和沃爾瑪旗下的Flipkart展開反壟斷調查。面對印度官方的調查,Flipkart卻認為相關文件不合理。
在近日提交給印度卡納塔克邦法庭的一份文件中,Flipkart表示:“印度競爭委員會和法庭混淆了針對亞馬遜和Flipkart的證據,而且遺漏了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兩家公司是激烈競爭的對手?!?/p>
簡單來說就是,Flipkart認為自己和亞馬遜不一樣,印度有關部門應該針對兩個電商平臺展開獨立的調查,而且雙方是競爭關系,并沒有構成壟斷。
在這份文件被曝光之后,Flipkart和亞馬遜都未發表意見,而印度監管部門印度競爭委員會因周日休息也沒有表態,不過未來幾天,印度相關部門可能對這兩家公司的訴求做出回應。
作為印度本土電商品牌的Flipkart認為自己和亞馬遜并不一樣,又該從何說起?面臨印度的監管,最近剛完成融資的Flipkart開始急了?
事實上,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針對電商行業進行監管。早在2015年,Flipkart為了規避印度有關部門的監管政策,就在新加坡注冊成立了Flipkart Pvt Ltd。
從2018年開始,印度多次加大了對電商平臺的限制,其中有一條直接規定電商企業禁止通過擁有股權的供應商銷售產品,禁止與賣家達成排他性協議,不能提供特別折扣,只能在自己的平臺上銷售產品。印度的這一行為,就像是給Flipkart以及亞馬遜的擴張設置了障礙。
為了避免監管,Flipkart和亞馬遜都開始改變公司結構,也是在這一時期,沃爾瑪收購了Flipkart的大部分業務。
為了保護印度本土電商企業,以及迫使亞馬遜等外國電商平臺放棄部分業務,印度政府更是針對性地推出了多條政策。例如從2019年2月1日起,禁止電商在其平臺上銷售獨家商品,因為印度政府認為這樣容易形成壟斷,尤其是外國電商巨頭擁有雄厚的資本,會進一步壓縮印度其他電商平臺和實體店的生存空間。
2020年1月13日,印度競爭委員會指出亞馬遜和Flipkart存在大幅折扣、推廣優選賣家、電商獨家發售手機以及為個別賣家提供優勢等涉嫌壟斷的做法,于是對雙方展開調查。印度有關部門認為,大型電子商務公司不應該提供大幅度折扣。
這些政策以及指控,正好戳到了亞馬遜的軟肋上。今年2月份,有媒體報道稱亞馬遜多年來幫助一部分第三方賣家在平臺上做大,并利用這些賣家規避印度的相關法律,甚至還擁有兩個第三方賣家的股份,并為他們提供補貼。
由于監管政策的不斷變化,讓電商行業在印度成為了一門很麻煩的生意,剛剛卸任的亞馬遜前任CEO貝索斯兩次訪印那天差地別的待遇,就是最好的證明。
來自Canva可畫,jsptoa的圖片
2014年,貝索斯訪問印度,成功見到了剛剛當選的莫迪,并承諾在印度投資20億美元,這讓他在印度備受歡迎。在此之后,貝索斯在2016年、2017年兩次受到莫迪赴美訪問。
不過沒幾年,印度政府就給貝索斯上了一課。
2020年1月15日,或許是為了讓印度政府改變心意,貝索斯緊急訪問印度,展開了一系列公關行動,并宣布要追加10億美元的投資。沒過兩天,亞馬遜也宣布將在印度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此前承諾的投資額也增加到了55億美元。
雖然表現的誠意滿滿,但是貝索斯卻連莫迪的面都未能見到,印度工商部長皮尤什·戈雅爾更是在16日一點面子都不給,直言道:“任何試圖使用電商市場模式秘密進入多品牌零售領域的人,都將受到質疑和調查?!?/p>
究其原因,印度政府并不是不歡迎投資,更深層次原因則是線上電商行業對線下實體零售行業的沖擊,尤其是在印度這種零售商數量眾多的國家。
根據統計,在印度有超過1.3億人依賴實體零售,這些從業人員經營的店鋪規模都不算大,大多是流動商販、街頭夫妻店之類的小型零售點,因為亞馬遜為了開拓印度市場而采取的優惠手段,讓這些中小型商家的利益受到沖擊,于是代表了數千萬零售商利益的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在印度300個城市組織了抗議活動。
另一方面,這些中小商人正是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的重要票倉,相比于印度政府的利益,亞馬遜所承諾的百萬就業崗位顯然微不足道,這或許也是印度政府對于亞馬遜的“善意”并不買賬的原因之一。
相比外國血統純正的亞馬遜,印度出身的電商獨角獸Flipkart卻在試圖擺脫監管陰影。
作為印度土生土長的電商平臺,號稱“印度版京東”的Flipkart成立于2007年,以圖書銷售起家,由印度人薩欽·班薩爾和比尼·班薩爾共同創建,兩位創始人都曾在亞馬遜任職,成立不久就拿到了第一輪融資,自此開始朝著豐富商品品類的路線拓展。
Flipkart的創始人成立之初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創建一個大型互聯網公司,在2007年的印度,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那時的印度創業者的野心非常有限。換句話說就是,2007年的印度電商行業還是一片藍海,未有強力選手入場,不過野蠻生長的印度電商行業也導致當時的電商服務普遍不好,用戶購物體驗非常差。
在這種背景下,和京東一樣自建物流體系的Flipkart依靠著出色的用戶體驗,成功從印度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很輕易地就吸引了大量購物者。2018年,沃爾瑪以16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當時估值210億美元的Flipkart,成為全球電商領域的最大一筆交易。
雖然被沃爾瑪收購,但是Flipkart卻并沒受到太大限制,反而在沃爾瑪的幫助下完善了許多初創公司的通病,并優化了財務和法律體系,強化了一些部門的職能。在沃爾瑪的放權支持下,Flipkart成為了印度最大的電商平臺。
來自yandex的圖片
目前Flipkart旗下有時尚電商Myntra和jabong、移動支付公司PhonePe、Flipkart Internet等業務。不過隨著Flipkart的規模逐漸擴大,印度相關部門對其的監管也在逐漸縮緊,就比如這次雖然沒有證據,但是也將其和亞馬遜放在一起展開反壟斷調查。
由于亞馬遜面臨的指控之多,Flipkart對于被一起放入指控中難以接受,于是尋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這就是本文開始提到過的,Flipkart表示自己和亞馬遜并不一樣。Flipkart稱印度競爭委員會提交的證據只涉及亞馬遜和第三方賣家,針對Flipkart有關部門卻并沒有提交類似證據,所以Flipkart認為印度有關部門應當對兩家公司展開獨立調查,而不是混為一談。
當然,Flipkart的提案是否會被接受,還要等到印度競爭委員會的回應,但時間不等人,如果在反壟斷調查方面浪費太多的時間,對于計劃滿滿的Flipkart來說,這種額外風險顯然是不值得的。
Flipkart和亞馬遜就算面臨眾多風險也不愿退出印度市場,除了積重難返外,印度市場的規模之大,也是個重要的原因。
眾所周知,印度是僅次于中國的人口大國,印度的互聯網行業水平雖然不像中國一樣發達,但是互聯網用戶數量在2019年就超過了6.7億,而且三分之二是年輕人,這意味著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對于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并沒有那么弱。
當用戶基數上去后,甚至能夠倒逼企業對產品進行迭代,例如許多印度互聯網用戶喜歡用Youtube,甚至當成谷歌來用,這導致Youtube特意開發了印度各地方言的語音搜索引擎。這么多尚待開發的互聯網用戶對于電商行業來說,可以預見的是能夠帶來巨大利益。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的報告顯示印度電商2020年的市場規模為330億美元,而且印度的線上藥品銷售等領域還是一片藍海,印度電商行業的市場規模還將持續增長,預計到了2025年GMV將超過1000億美元,覆蓋3億印度互聯網用戶。
這么大的香餑餑,自然讓Flipkart無法輕易放棄,甚至為了和加拿大電子商務軟件開發商Shopify競爭,Flipkart推出了一款名為Shopsy的社交電商軟件,這款App支持個人和小企業通過whatsApp等社交平臺推廣商品。
另一方面,就算是在被調查,Flipkart和亞馬遜還是沒停下價格戰的步伐,在印度節日時,拿出了不同的打折促銷方案,細看雙方公開的信息,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Flipkart就算面臨監管也要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
圖片來自yandex
根據公開資料,在2018年時,雙方占印度電商GMV的比例相差無幾,亞馬遜31.2%,Flipkart31.9%,但是為了減少虧損占總收入的比重,Flipkart放緩了業績增速并減少了營銷支出,雖然優化了虧損情況,但這也導致亞馬遜在最近幾年中的業績增幅超過了Flipkart,尤其是亞馬遜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20年首次超過Flipkart。
劣勢初顯的Flipkart的為了鞏固投資者對其未來增長的信心,一方面計劃將移動支付業務PhonePe單獨上市,另一方面,Flipkart本體的上市計劃也提上了日程,在今年7月初接受沃爾瑪和軟銀的融資后,估值超過370億美元,并透露最快將在明年年初上市。
Flipkart和亞馬遜兩家頭部電商平臺的競爭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有其他對手插足,不過要是說可能打破這個局面的選手,也不是沒有。
作為印度最大的企業集團,信實集團在2020年5月正式上線了雜貨電商平臺JioMart,不過到了今年1月時,日活用戶才突破100萬,為了帶來更大的突破,信實集團計劃將JioMart整合進WhatsApp,WhatsApp是印度最大的即時通信軟件,用戶超過4億,如果能夠成功整合,或許將為亞馬遜和Flipkart帶來一定的沖擊。
總的來說,在業績上劣勢初顯的Flipkart難以承受和亞馬遜一起被反壟斷監管的可能性,如果調查出現不可預料的意外,那么可能會對其上市計劃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尤其是前有亞馬遜,后有JioMart、Meesho等群狼的情況下,Flipkart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下,自然要將自己與面臨多項指控的亞馬遜撇清關系,但是前文也提到過,印度電商行業沖擊的是作為票倉的廣大群眾,雖然電商崛起是大勢,但Flipkart不可避免的將會受到一定影響。